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笔趣阁 >> 终唐 >> 第217章 刍狗

第217章 刍狗 2/2

“玉僧,老子言说的这句话,其根本就着落在刍狗之上。”张果老这一刻突然化身成拖堂的老师,不管学生如何急的心里冒烟盼望下课,自顾自的不紧不慢讲道:“五行元炁是天地的根基,世间万物,包括整个天地,都是五行元炁组成的。而天地大道,遵循八卦分类,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以至于无穷尽的变化,才将元炁变成万物。玉僧你可明白这点?”

原天承连忙点头。

“你我修仙之人又如何学习体会天地大道呢?”

“我是从人死后冒出的那些黑烟白雾中学习的。”

“然也!这就是道。那些你眼中的黑烟白雾,正是大道的表现。黑中有白,白里有黑,此乃太极之精髓,那些黑烟白雾,就是残太极,就是八卦之道最根本的表现方式。”

原来那些就是太极!

“人生于天地,就是天地的一部分。天地有五行元炁以八卦之道来演绎,人自热也逃不过这个规律。凡人身上有八窍,这是天地的八卦大道转化而成,随着人的死去,这些天地大道本应该消失于天地,但是因为种种意外,有些人的大道并不会散去,而是化成残太极留存下来。每一段残太极,就是一点点八卦大道。我们仙人求道,就是求的掌握八卦之道,从而再造天地。”

说到这里,原天承似乎有些明白张果老的意思了。

“刍狗,就是祭天祭地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,是因为万物都没有自己生存的价值,他们唯一的用处就是祭奠。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,也同样如此。圣人就是你我这等身有九窍之人。在你我眼中,百姓不过是用来求道的工具。他们不死,我们不能得道。每一个死去的人,都有可能献给我们一段残太极。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,终将掌握天地大道。”

张果老说到这里,看着原天承面上有恍然大悟的神色,这才满意的总结道:“天地的奥妙,只能从百姓的牺牲里去学习。有朝一日我们尽数掌握了全部大道,那么我们就能踏破这个天地,正如《南华经》所言:古之真人,不知说生,不知恶死;其出不欣,其入不距;翛然而往,翛然而来而已矣。不忘其所始,不求其所终;受而喜之,忘而复之。是之谓不以心捐道,不以人助天,是之谓真人。”

即使原天承心中始终牵挂着五行聚元阵中的虫娘,可是听到张果老这番话还是被震的一时失神了。

张果老最后这段话语出《庄子?内篇?大宗师》,意思是:古时候的“真人”,不懂得喜悦生存,也不懂得厌恶死亡;出生不欣喜,入死不推辞;无拘无束地就走了,自由自在地又来了罢了。不忘记自己从哪儿来,也不寻求自己往哪儿去,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,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,这就叫做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,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帮助自然。这就叫“真人”。

道家又称老庄之学,可见庄子和老子在道家中的地位。庄子提出的真人概念并不是首创,在他之前有《黄帝内经?素问?上古天真论》里写道:“黄帝曰:余闻上古有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**气,独立守神,肌肉若一,故能寿敝天地,无有终时,此其道生。中古之时,有至人者,淳德全道,和于阴阳,调于四时,去世离俗,积精全神,游行天地之间,视听八达之外,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,亦归于真人。其次有圣人者,处天地之和,从八风之理,适嗜欲于世俗之间,无恚嗔之心,行不欲离于世,举不欲观于俗,外不劳形于事,内无思想之患,以恬愉为务,以自得为功,形体不敝,精神不散,亦可以百数。其次有贤人者,法则天地,象似日月,辩列星辰,逆从阴阳,分别四时,将从上古合同于道,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。”

这里就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层次。闲人圣人至人真人。

原天承一直以为这就是神话故事,哪有人能“寿敝天地,无有终时。”这不是比王八乌龟活的还长吗。可是回到了现在的这个大唐,他已经知道这不但是事实,而且就是在眼前的事实。

张果老不就是活了千年还好好的吗,而且一边给自己讲课一边催动着阵法。原天承想到这里突然发现虫娘已经极端的危险了。

公主现在不只是脸孔渗透着血珠,身上竟然也有好多处血渍,染红了洁白的衣裙,气息微弱到仿佛一口气就能吹灭。

喜欢终唐请大家收藏:(www.bqg33.org)终唐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终唐最新章节 - 终唐全文阅读 - 终唐txt下载 - 玄又玄的全部小说 - 终唐 笔趣阁

猜你喜欢: 不科学御兽蛊真人小祖宗乖一点最后一个道士Ⅱ晚明我有一座恐怖屋启禀王爷,王妃她又穷疯了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散落星河的记忆渊天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