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笔趣阁 >> 回到山沟去种田 >> 第424章 哥大五人组再次到来

第424章 哥大五人组再次到来 2/2

见到几人回来老爸就抱怨:“好嘛!家里啥小农机都置办齐全了,你们又要玩手工,这不是折腾嘛!这些东西你们自己收拾。我去梯田那边准备准备,下午亲家母要带着人来村里,明天开始收梯田,我跟你大伯还得去那边招呼着!”

奶奶笑眯眯地看着一敞坝的工具,说道:“思齐你去吧,娃子们我来教好了,好些家伙事皮娃都不会使,更别说粽粑跟芋头了。”

李君阁看着一地的家伙也有些麻爪:“奶奶,别说使,有些我都没见过,那个泥巴家伙是啥?”

奶奶笑道:“那个叫礌子!是碾米脱壳用的,不过好些年没用了,要用黄泥修补修补。”

李君阁说道:“那奶奶你指挥!我们从哪里开始干?”

奶奶说道:“你先去拎两桶黄泥!粽粑芋头先干简单的,把那边的那堆席子刷干净!”

两人屁颠屁颠地抱着竹席去鱼塘边刷席子去了。

奶奶这边拿着刷把将礌子上的扬尘全部刷去。

等到李君阁挑着两桶黄泥回来,奶奶对李君阁说道:“把礌子打开来,看看礌齿还是好的不,该修的修该补的补。”

礌子就跟石磨一个造型,高度也跟石磨差不多,不过直径比石磨大了很多,也分上片和下片,不过外圈是用竹丝编起来的,中间是填实的黄泥,黄泥干后变成一个土磨子。

将礌子翻开,李君阁发现,礌子里边同样有磨齿,不过磨齿非常精巧,是一根根竹篾,竹篾周围同样封固着黄泥,看着这玩意儿,居然还给人一种手工的美感。

李君阁奇怪道:“我们家不是有石磨吗?干嘛还要用这个碾米?我看造型都一样啊?”

奶奶笑道:“谷子一过石磨,那就成米粉了,石磨牙齿太硬!这个就不会,能把米脱出来又不伤米。竹子和泥没有石头硬,就是齿容易损坏,得经常保养才行。”

李君阁点头,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杠杠的。

奶奶一边刷礌子的齿,一边说道:“可别小看这玩意儿,老时间里,第一等的人家家里有牛,有石碾,有碾场,他们碾米就是用牛拉石碾。”

这东西李君阁见过,在大伯家就有,碾子有半人高,碾场都碾出印子来了,小时候李君阁没少在上面爬上爬下。

奶奶接着说道:“二等人家,家里是撵槽,老长一个石槽,上面用绳子挂着石磙,两个人分别站在两头,来回推动石磙,将谷子壳脱掉。”

“三等人家,就是用礌子了,家里最穷的,那就直接用碓窝舂了。”

李君阁点点头,这不同的加工工具,对稻米的加工量是不一样的,用什么工具,直接反应出家里有多少地,收了多少谷子。因此打米的工具,能直接说明家里的经济情况。

礌子刷干净,奶奶检查了一下,说道:“好些年没用了,有些齿得换掉,这里,还有这里这里,要补泥,皮娃你就照着别的齿的样子,给这些都补上。”

这时哥大二人组将席子刷干净回来了,奶奶指挥他们将席子晾上,又去刷收稻三件套。

所谓收稻三件套,就是绊桶,挡席,木架。

夹川老话里“绊”就是“摔”的意思。

绊桶,是一种靠人力操作,将谷粒从稻穗上脱下来的工具,像一个无盖的口宽底窄的大斗,上边四角各有一块伸出来的用于抓手的木板,很像四只耳朵。底部还有两块木板,方便在稻田泥地里滑行。

挡席,就是插在绊桶一端的大席子,用来遮挡飞溅的谷粒。

木架,这是用来摔打稻禾的工具,形状如同一架小木梯。

将木架斜搭在绊桶里边,健壮的男人们双手握住一把割好的稻禾,两人一组,并排而立,举起双臂,将手中的稻谷狠狠地摔在面前的木架上,经此一“绊”,稻粒立即簌簌落下,进入桶内。

绊桶有小半人高,李君阁害怕奶奶弯腰闪失,赶紧将刷把接过来,将绊桶里外里刷得干净。

喜欢回到山沟去种田请大家收藏:(www.bqg33.org)回到山沟去种田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 - 回到山沟去种田全文阅读 - 回到山沟去种田txt下载 - 二子从周的全部小说 - 回到山沟去种田 笔趣阁

猜你喜欢: 不科学御兽小祖宗乖一点蛊真人最后一个道士Ⅱ晚明我有一座恐怖屋启禀王爷,王妃她又穷疯了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散落星河的记忆渊天尊